文章內容

鋰離子電池(Lithium ion battery)

請自行調高解析度
❐ 陽極材料(負極材料)
鋰離子電池最常用的陽極材料有四種:
➤鋰離子嵌入石墨(Li/Graphite):將鋰離子嵌入石墨中,鋰離子嵌入的極限值為LiC6(每六個碳原子可以嵌入一個鋰離子),科學家發現,鋰離子嵌入愈多則電池的能量密度愈高。
➤鋰離子嵌入氣相成長碳纖維(Li/VGCF):將鋰離子嵌入氣相成長碳纖維(VGCF:Vapor Growth Carbon Fiber)中,由於碳纖維的碳原子距離較遠,可以嵌入更多的鋰離子。
➤鋰離子嵌入類碳聚合物(Li/Polymer precursor):將鋰離子嵌入類碳聚合物中,由於類碳聚合物原子排列混亂,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間嵌入鋰離子。
➤鋰離子嵌入摻雜碳(Li/Doped carbon):先將其他元素(例如:硼、磷、氮)摻雜到碳材料中取代部分碳原子的位置,稱為「摻雜碳(Doped carbon)」,這樣可以嵌入更多的鋰離子。
❐ 陰極材料(正極材料)
不同的鋰電池其實主要是使用的陰極材料(正極材料)不同,目前最常用的陰極材料共有三種:鋰鈷氧化物(LiCoO2)、鋰鎳氧化物(LiNiO2)、鋰錳氧化物(LiMn2O4),這些材料通稱為「鋰嵌入化合物(Lithium insertion compounds)」,三種陰極材料的比較如<表一>所示。
表一 鋰離子電池的陰極材料比較表。
資料來源:電子時報、拓樸科技。
❐ 電解液
電解液可分溶劑與溶質兩部分,由於鋰遇到水會產生氫氣而爆炸,因此溶劑只能使用有機溶劑,例如:丙烯碳酸酯(PC:Propylene Carbonate)、乙烯碳酸酯(EC:Ethylene Carbonate)、乙烷碳酸酯(DC:Dimethyl Carbonate)、丙酸(Propiolic acid)、丁內酯(Butyrolactone)等,另外還有鏈狀碳酸酯類,例如:碳酸二甲酯(DMC:Dimethyl Carbonate)、碳酸二乙酯(DEC:Diethyl Carbonate)、碳酸甲乙酯(EMC:Ethyl Methyl Carbonate)等。
溶質一般為鋰離子化合物,例如:六氟磷酸鋰(LiPF6)、四氟硼酸鋰(LiBF4)、過氯酸鋰(LiClO4)、六氟砷磷鋰(LiAsF6)、三氟甲基磺酸鋰(LiCF3SO3)、雙草酸硼酸鋰(LiBOB)、二氟草酸硼酸鋰(LiODFB)、雙(三氟甲基磺醯)亞胺鋰(LiTFSI)、雙(氟代磺醯)亞胺鋰(LiFSI)、二氟磷酸鋰(LiPO2F2)、四氟草酸磷酸鋰(LiFOP)等。其中以六氟磷酸鋰(LiPF6)或四氟硼酸鋰(LiBF4)為主,其它鋰鹽多用於添加劑。
❐ 鋰離子電池的容量
電池的容量一般使用的單位為「安培小時(Ah:A-hour)」或「毫安培小時(mAh:mA-hour)」,其中1安培(A)=1000毫安培(mA)。假設某一顆電池的容量為1000mAh(毫安培小時),則我們定義放電率如下:
➤放電率=0.2C:代表以200mA(毫安培)放電,則可以使用5hr(小時)。
➤放電率=1C:代表以1000mA(毫安培)放電,則理論上可以使用1hr(小時)。
➤放電率=2C:代表以2000mA(毫安培)放電,則理論上可以使用0.5hr(小時)。
為什麼要強調「理論上」呢?科學家發現,同一顆電池,放電電流愈小則化學反應較慢,可以放電的時間愈長;放電電流愈大則化學反應較快,可以放電的時間愈短,換句話說,電池要慢慢放電才能使用更久(細水長流)。當電池的規格書上寫電池的容量為1000mAh(毫安培小時),通常必須同時註明是在放電率多少(幾C)的情況下量測的。一般而言,電池廠商都是以放電率=0.2C的條件下量測電池的容量,放電率愈高(例如:1C或2C)則使用時間愈短,所以在上面的例子裡,以200mA放電(0.2C)恰好可以使用5小時;以1000mA放電(1C)實際上只能使用「少於1小時」;以2000mA放電(2C)實際上只能使用「更少於0.5小時」。知識力www.ansforce.com。
❐ 鋰離子電池的單位
鋰離子電池組裝後的最小單位為「單位電池(Cell)」,常見的有平板形與圓柱形兩種,由於陽極材料、陰極材料、電解液之間的化學反應可以產生3.7V(伏特)的電壓,因此一般鋰電池的每一個單位電池(Cell)電壓為3.7V。如果需要更高的電壓或更大的容量,則必須將單位電池(Cell)「串聯(S:Serial)」或「並聯(P:Parallel)」,串聯可以增加電壓;並聯可以增加容量,假設單位電池(Cell)的容量為1000mAh(電壓為3.7V),則不同的串聯與並聯可以得到下面的結果:
➤2S1P:將2個單位電池串聯,使電壓加倍為7.4V,容量仍為1000mAh。
➤1S2P:將2個單位電池並聯,使容量加倍為2000mAh,電壓仍為3.7V。
➤2S2P:先將2個單位電池分別串聯後再並聯,總共4個單位電池,使電壓加倍為7.4V,容量加倍為2000mAh。知識力www.ansforce.com。
❐ 鋰離子電池的活化(Formation)
鋰離子電池組裝完成後先靜置12小時,再測量內部阻抗,阻抗愈小,電池的性能愈好;接著將組裝好的電池進行第一次充電,我們稱為鋰電池的「活化(Formation)」,活化的條件很重要,會影響到出廠後電池性能的好壞,而且工業上也沒有一定的標準,因此如何進行活化通常是電池公司的重要機密;接著再進行能量密度測試、充放電次數測試、自放電效應測試、溫度測試等才能出廠。
【請注意】上述內容經過適當簡化以適合大眾閱讀,與產業現狀可能會有差異,若您是這個領域的專家想要提供意見,請自行聯絡作者;若有產業與技術問題請參與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