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
世界各國積極發展新世代以OLED為主流的顯示技術,
臺灣在此競爭中也不落人後,2010年工研院研究團隊掌握「軟性」OLED技術,製造出可撓曲的顯示器,讓科技電影中像紙張一樣輕薄,可收納、彎折的顯示器,不再遙不可及。
OLED全名為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是現今各國光電產業研發重點之一,但在高中科學教育裡,對於相關技術僅簡言帶過,筆者撰文將此科技做更進一步介紹,期盼能作為教學現場的補充資料,且能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入研究工作。
❐有機發光二極體的發展
紅光與綠光無機LED自60年代起就已出現,但藍光LED受限於發光效率不佳,間接導致利用三原色調色的白光LED商品一直遲遲無法問世。直到日本學者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在藍光LED上的努力,終於在1990年代初期有了革命性發展,三位學者更因此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獎。但無機LED受限於磊晶生產技術,所以無法製造出高解析度顯示器,故大多用於LCD背光源或是一般照明設備。然而,OLED可彌補此一缺憾,提供做為高解析度顯示器的應用。
有機材料的電激發光行為,在1963年波普(Pope)等人就已發現。利用厚度約5 mm的蒽(anthracene)作為發光層,當外加電壓大於100伏特以上,蒽可發出微弱的藍光,可惜發光效率不佳。直到1987年,美國柯達公司的鄧青雲團隊,將有機小分子在高溫低壓的條件下,把材料真空蒸鍍(vacuum evaporation)並製成雙層元件(device),在小於10伏特的電壓下,外部量子效率可達到1%。不但開啟了OLED的實用性與未來性,更吸引各國科學家投入相關研究。
有機物本身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與成膜性,加上可藉由化學結構的設計與改變,調整材料本身的熱性質、發光性質與導電性,使得材料應用性大為提升。目前亞洲國家,包含臺灣、韓國與日本等大多採用有機小分子,以真空蒸鍍技術來製造出元件,這類元件稱為OLED;而歐洲國家則利用有機高分子,以旋轉塗佈(spin coating)或噴墨印刷(inkjet printing)的技術來製造出元件,這類元件稱為PLED(Polymer Light Emitting Diode)。兩者雖製程方式略有不同,但原理相同。
❐OLED的原理
在元件中,因為每層材料特性都不相同,例如:能階高低、電荷在材料中遷移速率,所以除了材料的種類、元件結構設計以外,另外像是各層材料的厚度、熱穩定度或是軟性塑膠基板的種類與陰極金屬的選擇等,也是各研究團隊努力尋找與嘗試的方向,更是各研發團隊機密。例如:現今商品化產品中,為提升「開口率」,大多採用「上發光」的形式,即光線是由陰極射出,而非早期由陽極射出。但金屬不透光,所以須將會反射光線的陰極金屬,改良成半透明陰極,以提升其實用性。但究竟製程條件與配方如何,就只有該研發團隊人員才會知曉。
❐OLED的技術發展
一般消費者的習慣,不論是手機螢幕、家用顯示器或大尺寸電視,使用年限須至少有3~5年,假設以每天使用8小時為基準,這代表OLED顯示器壽命至少需9千~1萬5千小時,前提還須在這段時間內,顯示器亮度、飽和度等不能有顯著變化,並造成畫質下降而影響使用意願。目前LCD主流產品,大多能維持2萬~3萬小時,已足夠消費者使用,所以OLED發展重要方向之一,即在如何有效提升元件壽命。2014年《日經新聞》報導,日商Kaneka已研發出一款使用壽命長達5萬小時的OLED面板,若其所言為真,不但為現行LCD產品的2倍,甚可媲美目前家用主流的無機LED照明用品。
❐主要的研究方向與技術發展:
提升電子與電洞在發光層的結合率
OLED元件的發光層中,電洞的數目通常較電子數目多,若能適當調整兩者在發光層的數量,將有助於再結合率的提升,也能表現出較高效率與亮度。此可分為兩個改進方向,其一為使較多的電子進入發光層,電子注入材料及電子傳輸材料的開發,都有助於提升電子進入到發光層的數目;其二為減少電洞進入發光層的數量或延長電洞停留在發光層的時間,可在元件內加入緩衝層或是電洞阻擋層。以上除了材料本身開發與元件設計外,藉由元件中各層厚度調整,也是可行的方法。
增加材料之熱穩定性
熱穩定性包含不易熱分解與不易熱結晶兩點。第一、製備有機小分子元件時,常會使用到真空蒸鍍技術,並藉由依序蒸鍍上不同材料,達到製備多層材料元件的目的。為此,材料在達熱分解溫度以前,需能夠發生昇華或氣化的現象。若材料熱穩定性不佳,在蒸鍍過程中發生了熱分解,則分解產生出的雜質不但可能使元件效率下降,更造成製程不穩定,無法在多條產線中大量生產。第二、真空蒸鍍材料以薄膜的形式層層附著,當元件長時間操作時,電流產生的熱效應,會使元件溫度上升。若有機小分子因受熱造成分子間滑動,當元件溫度下降,分子容易堆積,使薄膜形成結晶態,進而造成元件效率下降。
研發具良好氧化還原特性材料
電子或電洞流經材料時,同時發生了還原或氧化反應。若材料本身容易因為發生還原或氧化反應後,造成分子結構改變甚至分解,將使其性質明顯改變,這代表經過長時間操作後,各層材料的功能性下降,並影響元件使用壽命、亮度與效率。
除以上幾項因素外,另外包含基板與蒸鍍薄膜的平整度、製程中微粒的汙染、水氣與氧氣的影響、元件中層與層之間的有效接觸、發光層激發態的穩定性、電荷累積的效應等等,都影響著OLED元件的效能。
OLED的未來與發展
和液晶技術相比,OLED具有自發光、廣視角、反應時間快、高發光效率、低操作電壓、面板厚度薄、工作溫度範圍廣、重量輕、成本低……等優勢,加上可製作大尺寸、可撓曲性面板及製程相對簡單等特性,目前產品市場上,市佔率正不斷提升,加上OLED為平面光源,光線更為柔和,故其產品也愈加豐富。
臺灣這數十年來,半導體產業以及LCD產業的技術發展,都足以作為OLED發展根基,加上國內學術研究機構,在光電產業人才的培養不遺餘力,若能在此產業取得立足之地,不但可對節能、環保盡一份心力,更將改變你、我的生活,替未來創造更多想像。
趙君傑/現任臺北市立建國中學化學科教師。
【延伸閱讀】其他精彩內容請線上訂閱「科學月刊」。<我要訂閱>
1.陳金鑫、黃孝文,《OLED有機電激發光材料與元件》,臺北,五南出版社,2005年。
2.〈OLED顯示器市場發展趨勢〉,DIGITIMES,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3&Cat=&id=138261,2009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