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別傻了,膝蓋軟骨可沒那麼容易再生!
科學月刊社
2018-12-12 11:22
A20170523009
上過國中生物課的讀者,都應該知道海星的腕足被切斷後能新生、被切掉頭的渦蟲甚至可以再生出一個頭。然而隨著演化愈趨複雜,細胞再生的能力會逐漸降低。以人來當例子,手指被切斷了,大概很難再生出一根新的來,更別提新生一顆腦袋了!
橫跨半世紀的有線傳輸媒介─光纖
科學月刊社
2018-12-12 11:21
A20170523011
光纖緣起
回顧用光進行資訊傳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烽火台,夜裡燃燒加有硫磺和硝石的乾柴火光通明,以傳遞軍情,乃至現在的信號彈,十字路口所用的紅綠燈,都是利用光進行資訊的傳遞,而眼睛能看見光的頻譜,光照射到物體上反射映入我們的眼睛成像,也算是光通訊的一種,都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未來手機相機能達到單眼相機的照片品質嗎?
科學月刊社
2018-12-12 11:21
A20170531006
2016年6月,哈佛大學卡巴索(Federico Capasso)團隊在Science發表新的透鏡技術,有媒體以「哈佛大學研發超材料鏡片,把智慧手機變更薄」為標題,本文進一步討論其可能性。
諾貝爾經濟獎 契約理論
科學月刊社
2018-12-07 14:48
A20170523005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在「契約理論(contract theory)」上有卓著貢獻的兩位學者,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哈特與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荷姆斯壯,據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契約是現代社會運作上的一個重要基礎,他們二位的研究,啟發了我們,如何可以更有效地設計契約,來處理簽約的雙方,彼此間存在的利益衝突問題。
科學影像的處理與分析─活用ImageJ軟體
科學月刊社
2018-12-07 14:47
A20170519009
現今有許多自動的圖形處理軟體,許多社交平台如Facebook、Google或Instagram 等還會自動處理照片。但你是否有想過,自己來處理照片?坊間雖然也有許多軟體可以讓你來處理影像,有付費的專業軟體,也有免費而功能簡單的軟體。但有時候廠商開發的功能可能會不符合你的需求,或是不懂如何操作。若能了解電腦是如何解讀與處理影像,將有助於你了解這些軟體,你也會更了解影像科技。本文藉由介紹一個強大又免費
從腦神經活動測量技術的新進展 看科學研究政策思維
科學月刊社
2018-12-07 14:47
A20170531007
腦研究中最具挑戰性的技術困難之一是如何在盡可能減少對腦部組織的侵入和破壞下,精準、即時地測量腦中大量神經元的電活動,同時測量設備又能不影響實驗樣本的行為。
用光與化學分子控制大腦!
科學月刊社
2018-12-04 15:29
A20170602005
要解開大腦之謎,就像是要了解一支機械式或電子式手錶一樣,其中一個方式就是將它全部拆解,了解每一個零件例如齒輪或電阻的位置與特性、零件間如何連結、與局部迴路的功能。近十年來,神經科學已進入研究腦區間交互作用的聯結體(connectome)時代,傳統研究神經元一對一的神經傳導的進展過於緩慢,且較難了解其與生理行為的因果關係。
腦內的三維立體顯微世界
科學月刊社
2018-12-04 15:29
A20170602004
大腦是人體內最精細的器官,是由千億個神經元、比神經元更多的神經膠質細胞(glia cell)和廣泛分佈的血管共同形成的三維結構體。神經元則是目前公認為構成腦的基本功能體。每個單獨神經元可能會與其他神經元透過上千個突觸(synapse)與縫隙連接體(gap junction)等結構連結以進行訊息處理。
解析複雜的生命現象—系統生物學
科學月刊社
2018-12-04 15:28
A201706020010
系統生物學結合了計算和實驗方法來分析複雜的生物系統,主要著重在以系統的角度了解生物體內分子的功能和活性,是一門可以應用於探索各種生物學問題的研究方法。這種整體論的研究方法加速了生化路徑、調控網路或疾病治療的研究進程。隨著高通量實驗技術的進步(如基因表現、蛋白體或代謝體技術),系統生物學成為不可或缺的學問。
神奇魔術師—腎臟功能與尿液的形成
科學月刊社
2018-12-04 15:28
A20170602017
經過一整天繁重的高三課程,小明相約了幾個好友下課後一起去打籃球抒壓一下,在晴朗甚至有些悶熱的天氣下,球場上你來我往、揮汗如雨真是過癮,在經過一場籃球廝殺後,小明回家前感覺有些微的尿意,去廁所後驚覺「哇!我的小便怎麼這麼多泡泡?」、「尿液顏色怎麼變深了?」,到底發生了甚麼事呢?
關關難過關關過—精密的光學遙測酬載
科學月刊社
2018-12-04 15:27
A20170603004
福衛五號的正式名稱為福爾摩沙衛星五號,是我國福爾摩沙系列衛星的第四個衛星計畫,它是一顆重達450公斤的光學遙測衛星,屬於地球觀測衛星的一種。福衛五號上面搭載的主要任務酬載為光學遙測酬載,這顆酬載就像一顆巨大的數位相機,以掃描拍攝數位影像的方式從距離地表720公里的軌道高度對地球表面進行觀測。
發射後的挑戰—影像處理與調校
科學月刊社
2018-11-27 11:32
A20170603005
福衛五號系統經過多年的研製,如今已到最後階段,目前衛星系統正在太空中心做運送前的測試,預計今(2016)年年中運到美國與發射載具完成整合測試後,便可以準備發射,負責衛星操作與維護的地面系統已經完成備便,正在進行操作人員任務模擬訓練,而擔任福衛五號衛星營運的影像處理系統,正在做最後發射前影像輻射與幾何參數的細算及其他精進工作。
OvaScience 真的助你好孕嗎?
科學月刊社
2018-11-27 11:32
A20170603009
從看到驗孕棒上出現那兩條線的興奮,到從超音波上看見他模糊的輪廓、聽見他噗通心跳的感動;從一起佈置嬰兒房、牆壁要粉刷哪種顏色的期待,到在產房經歷陣痛分娩的磨難,第一次聽見他的哭聲、握住小手時所流下的淚水⋯ ⋯ 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是大多數已婚夫妻引領翹首的希望,而從兩人世界升級成尿布奶瓶隨身,也是沉重卻甜蜜的負擔。
從人工到自動—氣象觀測儀器改良大躍進
科學月刊社
2018-11-27 11:31
A20170603007
氣象觀測是天氣預報及大氣科學研究之基礎。自古以來,天氣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人們很早就試圖了解大氣中各種現象的狀態及變化情形,從每個人自身的感受出發,用眼睛、用身體去感知所處環境的天氣變化,日復一日,人類對於大自然有了更多認識,開始嘗試設計觀測儀器,以求更客觀地使用數字描述各種氣象要素。
人類的長期抗戰─ 對抗阿茲海默症
科學月刊社
2018-11-27 11:31
A201706030010
如果,你注意到身邊長者的日常生活記憶力衰退,或認知及情緒上有所改變,要當心,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可能已默默找上他們。
「蠅」試「藥」得,硬是要得—翱翔於基礎與臨床醫學研究間的果蠅/林子暘
科學月刊社
2018-11-27 11:31
A20170603011
「蝦咪!我們都知道電腦可以揀花生,但是用果蠅可以篩選人類疾病新藥,是真的嗎?」過往已有五個諾貝爾獎頒給果蠅科學家,無人能否認果蠅對遺傳、發育生物、神經科學等基礎科學研究有過重大貢獻。但果蠅真能從基礎研究跨界到臨床醫學,甚至用來幫助進行疾病新藥的開發嗎?
五彩繽紛的蛋白—菌型視紫蛋白質
科學月刊社
2018-11-21 16:46
A20170605003
地球上的生物需要能量的供給,才能持續生存。不論是現在,或是約莫30幾億年前生命出現之初,來自太陽的光,是最可靠的能量來源。於是如僅曬太陽,就能將光能轉為可立即使用或儲存的生物能量,是最有效率的方式。眾所週知,「光合作用」就是幫生命系統實現這樣一個夢想;由光變糖。但這個夢想,「光合作用」並非第一個達成的。
中研院基因體中心吳宗益— 醣類疫苗與晶片實驗室
科學月刊社
2018-11-21 16:46
A20170606001
醣質一度被認為主要是提供細胞能量的分子(葡萄糖及肝醣),以及細胞構造的成分,現在已知它們會與細胞表面的蛋白質及脂質結合。這些位於細胞表面的醣質,影響了細胞與細胞的聯繫、免疫系統的功能、各種傳染因子的致病力,以及癌症的發展等。它們也有助於分辨體內不同的細胞,以及指揮細胞在體內的流動等。